西安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敏多年以来执着于新工笔画的探索,她的工笔画作品焕发着迷人的色彩,她用自己的理解使得工笔画色彩表现更具有现代性和鲜活性,在李敏的工笔作品中,佛绘的感染力尤为令人印象深刻。

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千年的黑暗,一幅佛像亦可开启众生无尽的佛智。在画者以工笔描绘佛之造型的过程中,心行于笔墨间,觉悟即在当下。
近期,李敏为兰台艺术茶馆的书画爱好者将画佛的新工笔技法倾囊相授,《兰台艺术新观察》将其中点滴心得记录如下。

李敏的新工笔画源自她对传统工笔画从观念到实践的系统性突破。其作品“以大观小”的方式使画作中的元素生息于应有的环境中,作为人物造像的描绘由以繁衬简、关系处理、疏密对比及色调处理等手法的结合,共同完成作品氛围的烘托与创造。她认为现代工笔画更应该注重写意精神和意境的表现、意象的传达及注重精神内涵的升华。
“传统的工笔画和当代新工笔画之间的区别在于,传统的工笔画一般以线造型为主”,李敏称,而她的新工笔画,更加注重线造型、色彩造型、面造型三者的结合。同时勾线也和传统的有所区别,传统的勾线分淡墨、中墨和重墨,新工笔画常用的则是以淡墨的方式,让人物画的色彩尽量接近人物的真实状态。

在新工笔画法的运用之下,很多人都会被李敏所绘佛像造型的感染力大为折服,那神秘绚丽的人间色彩、那栩栩如生的佛国百态,都会让观赏的人看过后心生敬意,仿佛被画中的佛祖感召,内心充满了安宁祥和的力量。
对此,李敏表示:要处理好画面的色彩关系,处理色彩关系要从画面的整体和比例关系来考虑。在佛造像的色彩晕染过程中,同一种颜色的色系会有很多种,过渡色系的过程,不仅要体现色彩的表现力,更应当避免同一种颜色在整个画面上匀称晕染,以此避免画面的不协调与不自然。

同时在上色时,应将佛造像背景和人物的边缘关系处理好,例如可以通过沾水将边缘部分稍加刷动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底色和主色相互参透、相互交融,使两部分结合自然,而不是分离的个体。
最后在佛造像的细节处理上,要注重例如造像中的飘带、首饰等细节与人物的关系处理,根据实物的特征去表现,才会画出作品的真实感。

而真正懂李敏工笔画的人们还知道,这佛音是从她的笔尖而来,画佛的人必定与佛有缘,只有心中有佛,才能落笔成佛。